行业动态
税后利润计算公式?税后利润的计算公式
税后经营净利润公式
税后经营净利润公式为,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
注会税后经营净利润公式为,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净利润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或净收入,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税后经营净利润可以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当公司的净利润过低或为负数时代表该公司的经营情况不佳时,其表示公司扣减所得税之后的营业利润(息前税后利润)。因此,税后经营净利润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资本结构的情况下公司经营所获得的税后利润,也是全部资本的税后投资收益,反映了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
税后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区别:
1、含义不同:税后营业利润是财务管理等学科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净利润与抵税后利息的合计;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2、计算方式不同:税后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税后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3、两者是一种从属或者包含关系,净利润所表达的范围更大,它包括税前净利润和税后净利润。将净利润减去应该缴纳的税金后就得到了税后净利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税后净营业利润
税后利润的计算公式
税后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或者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税后利润是什么
税后利润是利改税企业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承包费以后剩余的利润,是实行利改税后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变化后产生的一个概念。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按照计税利润和规定税率向国家缴纳所得税。
缴纳所得税后,按照剩余利润是否超过合理留利水平为标准区别对待:对从事生产经营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金融、保险、供销等国营大中型企业征收调节税,对国营小型企业收取承包费;对建筑安装等微利企业则不再征收调节税或承包费。
征收所得税、调节税或承包费以后的利润,由企业自行支配,用于建立各种专用基金。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安排使用,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企业经营得好,经济效益越高,税后利润就越多。
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
税前利润的会计公式如下: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即在所得税完税前的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税金及附加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2]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税后利润=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毛利润=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扩展资料:
税前利润的作用:
1、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确定销售目标及预算
2、根据销售目标和预算制定销售计划及相应的销售策略
3、根据销售计划和策略配备相关的资源(包括:建立销售组织并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等
4、把公司的整体的销售目标和预算进行分解进而制定销售人员的个人销售指标
5、销售人员根据自己的目标、预算以及公司的销售策略制定自己的销售计划
6、对销售计划的成效及销售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前利润